未知 | 2024-01-11 19:00:27
分享
10.张某有一幅价值60万元的名画,因不清楚该画价值,遂请艺术品鉴定专家李某鉴定,李某谎称该名画是赝品,价值不超过10万元,张某信以为真,于是以15万元价格卖给不知情的陈某。张某与陈某之间的行为:
A.因显失公平而可撤销
B.因恶意串通而无效
C.因重大误解而可撤销
D.因违背公序良俗而无效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法律行为知识。
第二步,重大误解,是指由于行为人在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以及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方面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情况下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本题中张某因不清楚名画的价值请专家李某鉴定,李某将价值60万的名画谎称是赝品,价值不超过10万元,导致张某对名画的价值产生错误认识,以15万元价格卖给不知情的陈某,根据一般价值理论与市场价格,价值60万的名画是不可能最终卖出15万的,只是因为张某相信专家李某的鉴定结果,产生了重大误解,才卖给陈某,此时张某与陈某之间的行为因重大误解而可撤销。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处于困境,或者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况下,与对方当事人实施的对自己明显有重大利益而使对方明显不利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本题中名画的所有者张某并未处于困境或缺乏判断能力的情形,把画卖给陈某是因为相信专家李某的鉴定结果,产生重大误解,而不是显失公平。A项排除。
B项:恶意串通行为,是指在买卖活动中,双方以损害他人利益为目的,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具体表现为:串通掩盖事实真相,在应价过程中串通一气,有意压价,损害委托人的利益。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本题中名画的购买者陈某属于善意第三人,并不存在恶意串通的行为。B项排除。
D项: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二款,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本题中名画的所有者张某与购买者陈某之间的买卖行为并未违反公序良俗。D项排除。
国企公众号:yangqiguoqizhaopin
长按二维码加入微信备考群
延伸阅读